一、红海里就真的没有机会吗?创业者的出路在哪里?
先给大家看一组有意思的数据,引自于花爷的文章《海底捞黄牛教我的创业课:新十年的机会,都在中国的毛细血管里》。
“根据邮政总局的数据,2017年快递共400亿件,而2018年,507亿件,新增107亿件,而拼多多2018年快递高达111亿件”
嗯,18年新增107亿,而拼多多有111亿,也就是说18年的电s商增量都是来源于拼多多,并且还抢走别人的饭碗。
早在很多年前,就有人开始鼓吹电商创业是红海,千万不要碰,如今却有人能够从中厮杀出来,并占领一片疆土,而现在,终于人们开始意识到:“商业的主动脉已经饱和,但还有大片的毛细血管等待开发”
和另三位:趣头条、快手、水滴筹并称下沉市场的四大巨头,慢慢走上舞台,于是众多公司又开始又开始将目标转下“五环外”。
当然除了下沉市场,还有很多,上面的文章也提到一句话:”毛细血管虽然微小,但累积的市场总量甚至和主动脉相当,而这些毛细血管,因为太细、太多,大企业很难完全覆盖,而这些毛细血管,可能巨头看不上,但对个人小团队来说,真的足够了。“
而且花爷也为创业者们,值了条明路:“新十年的机会,都在中国的毛细血管里”。
二、那如何在毛细血管中发现需求呢?
几乎所有的商业起步都是基于信息的不对称,因为卖家和买家的信息不对称有了淘宝;因为旅店和游客的信息不对称,有了携程.....,然后当这种不对称发展成为足够大,形成商业壁垒时,就有一个独角兽出现了。同样的基于信息不对称,就有人会问“ XXX哪里有卖?”,“XXX怎么样?”,“”XXX怎么治?“,”XXX如何?“,于是有人利用它,开始暴富之旅。
1、通过 ”XXX怎么治?“ 发现品类需求
问出:”怎么治?“,通常是因为某种顽疾,比如有人问鼻塞怎么治?(正好最近有点感冒0.0),去百度搜一下,果然,还是有很多人关心的这个问题的。
通过图一可以看出:流量指数非常高,这也证明了市场很大,有很多人有需求,但是不要高兴的太早;
通过图二可以看出:虽然市场很大,但是tm竞争也不小呀,如图中的”竞争度“所示。
竞争大,那就得烧钱呀,家里可没有矿,那不做了?
别急,牛逼的在后面。
2、通过品类需求挖掘细分市场
将图二中的数据,导入到excel中,丫的,要花钱!
这时候就能用到牛逼的爬虫了,使用webscraper将数据爬取下来,然后按照转化率从高到低排序,观察关键词,找到其中比较突出的高点击指数的关键词。
因为点击指数,决定了用户的购买意愿,太低的话,说明产品的受众太少了,挂在商城上也是很难赚钱的。
因此得到了如下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