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天猫搜索发展历程、原理、爆发操作、稽查重点 搜索发展历程 在2014年前,也就是还在pc年代的时候,搜索流量下面的结果页,搜索流量主要来源于当时的人气排序,所以那时候会出现,有些天猫店哪怕销量很低也能卡在前三的豆腐块,几千销量的天猫却排在后面,这是因为这些排在前面的产品灌了大量的流量,当时的搜索规则是谁的流量大,谁就排在前面,这种规则体系下,必然会造成大量的低价产品霸屏,因为低价的产品的流量都会特别大,这段时间也正是淘宝被指大量垃圾货、假货骂名的时候,究其原因,是当时的淘宝是很缺少流量的,低价的产品能迅速带来流量和会员,回顾当年淘宝的流量报表,几乎每年都在翻倍。并且最近2年崛起的拼多多,几乎和当年的淘宝一模一样,低价产品为王,VX裂变齐头并进发展比淘宝当年更加迅猛。 大概在2015年-2017年,淘宝发现自己的对手不断增加,流量增长的也比较缓慢,之前的规则遇到天花板了,于是进行搜索改革,推荐优质的产品给自己的消费者,防止会员流失到其他平台,而不是只推荐低价的产品,要让消费者买到更优质的产品,搜索引擎怎么筛选呢? 按转化率吗,肯定不是,低价的转化率天然就是超标的、新品的更超标,永远在前面,按收藏加购吗,更不是,你给你产品S 1w个收藏和加购,你的流量会暴涨吗?答案就是销售额,谁在规定的市价内产生的销售额高,谁就排在前面。平衡了客单价和转化率2个指标,相对来说最能体现产品优质与否的标准了,同时销售额越高,平台的扣点收益也会越高。 但是这样其实有很大的漏洞,比如说当时的几单爆流量,也是S大单。一单20w-30w,几单下去,搜索一两万不是什么难事,而这种操作势必造成高扣点,成本居高不下,所以后面又发展出大额退款单的玩法,再后来淘宝修复了这个漏洞,退款单就大量被查同时搜索规则进一步修改,加入了付款人数,其实现在想爆发搜索也很简单,基于四天更新的底层逻辑,你以三天为周期,循环去超越竞争对手的坑产以及付款人数,你的搜索流量就会起飞。 目前为止,搜索的核心就2个点,你的坑产和付款人数,决定你的最高展现量,你的主图点击率决定你的最高访客量当你做搜索坑产和付款人数的时候,你的综合排名会快速上涨,排名上涨,展现量或者说曝光量就会上涨,然后通过你的主图点进产品变成访客。而淘宝平台的流量、会员是淘宝花真金白银投广告买来的,淘宝能主动控制的也是展现量,比如你把综合排名做到第三去了。这个位置每天能获得10w的展现,也就是每天有10w人能看到你的主图,假设你的点击率是5%,那么将有5000人点击你的主图,也就是你能拿到5000的搜索流量,但如果你的点击率有8%,你就能拿到8000个搜索,5000和8000能产生的体量差距不言而喻,所以主图点击率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仅次于坑产和付款人数的。 搜索爆发的底层原理 爆发原理其实就是把竞争对手三天的销售额,三天去做完,这个销售额是指对手的自然成交销售额。之所以是三天,是因为搜索4天一更新,大部分搜索流量都是第四天开始起来的,这个就是根本原理,无它。每三天循环去超越竞争对手的三天自然成交销售额,你大概会在28天左右拿下对手的排名。如果想快点,你可以三天操作对手六天的坑产,这样你大概会在14到21天拿下对手的排名。如果想更快,你可以三天操作对手12天的坑产,这样你7天的搜索就会爆发式的起飞。你想提升某个渠道的流量,你就需要去干预某个渠道的单量。因为必须要成交才能带来坑产的上升,而直通车开了不一定能带来稳定的成交,直通车的好处在于0风险,缺点是投入巨大,花了钱不一定能成交,SD好处在于100%成交,效率高成本低,但是又风险。比如一款音响,客单价是100,销量是1w,假设预算充足,你需要多少钱能做到第一?转化就按平均转化3.3来算,ppc算2块,你至少需要30.3w的流量才能积累1w比销量,车费就需要60w才能做到,如果你用SD,假设25一单,1w比销量你只需要25w所以开车的干不过SD的,SD的干不过低价的。 稽查重点 关联度(最重要) 关联度指的是,彼此的支付宝有过往来或者有过交易,注意不是淘宝号是支付宝,绝大多数鱼塘、老客户都是通过裂变的方式发展S手的,也就是a介绍b介绍c,这样必然造成大量的关联性问题, 至于更专业的SD平台,那就更不用说了,S手都是职业化的。鱼塘老客这种大量彼此关联的账户,在同一个店铺做单就很容易触发违规,这个是淘宝稽查的最主要因素,账户都排在后面,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时候真实的订单也会出现清洗,你们可以尝试给这些真实的订单打电话了解下,你会发现他们大概率都是认识的,当然可能会有个例,不要杠。 账号 你可能会遇到同一个账号,在不同的查号软件(不管是付费免费的)查出来的结果是差距很大,这是因为淘宝也从没公布过优质账号的标准 市面上这么多所谓的查号软件 其实也是大家想象出来的,所以并没有一个通用标准,如果你想要大量的优质账号,你要么去做发货体量非常大的好评返现,比如一天1w票,1000人加你,200人愿意帮你SD。不过影视卡吸粉都是坑,售后问题很严重,ios容易掉证书,如果一个人返现3块,那就是3000返现成本,这还是建立在你发非常优质的礼品或者高额佣金前提下,如果你没有充足的订单养活他们,那么算上人力物力,估计一单的成本在40左右。所以只能做裂变,裂变出来的又涉及到查号,但是查号软件又都是摆设,又回到了原点。所以你需要去找,找那些很大的鱼塘,举个例子你做3c的,你能通过返现加到很多客户,去找其他类目的大店换,比如找个做生鲜水果的,互换,这种体量很大的鱼塘,也能用非常久的时间。第二种就是地推模式,你把点铺多点,业务员多点,只要摊子铺的够开,就可以了。 复购 仔细回忆下,老客户鱼塘这是从什么时候火的,16-17年,18年之前都是不查复购率,很多不够用了就七天复购,甚至3天,但是从18年后这样去操作就会产生大量的违规,目前来说,也没有一个很具体的数字,如果有条件,永不复购是最好的,如果做不到,最起码30天后在去复购,这样相对来说会稳一点。 物流这个维度并不是特别严,kb是考虑到成本最低化,韵达菜鸟的kb目前来说还是稳的,但是不知道能坚持多久,越来越多的人用,很多物流方也进来瞎搞,后面肯定是会出问题的,只是时间问题。如果找不到这种做kb的,重量的话其实无所谓,如果真要查这个,那大件类目SD的会死绝,什么时候大件的商家不敢SD了,就是开始查重量了,我很多四五十斤的大件都是直接发的kb。如果你找不到合适稳定的kb,发实物快递也可以,用心找一些小礼品发,不至于带来那么多的售后差评,即便是出现了,你去沟通也会相对来说好沟通点。 转化率 这个点单独拿出来说,就一句话,转化率不查,无论关键词还是链接。 搜索爆发操作 首先我们要知道,只要产品真实数据不错,你就能做到搜索爆发,并且所有的平台都是大同小异,无论淘宝京东拼多多,淘宝这一套你玩儿会了,其他这些平台的流量你都能做起来,但是会起流量不等于有利润,这就是为什么说只要是产品真实数据不错,而不说是所有产品了,如果你的真实转化数据跟不上,流量就算引进来了,没办法形成转化,你就只能不停的去操作维护数据,保持你的流量不往下掉,没有利润,还要不断投入,完全是本末倒置。我们卖货的目的不是流量而是赚钱。其实绝大部分类目,就一个字,S,一天一千单下去,没有不爆的,如果一千不行就两千,但是绝大部分人的资金是没有这么充足的。所以,我们才需要去计算数据,如果每天做100单就能达到效果的,何必要去做1000单,每天操作多少单能爆流量,完全取决于你选择的竞争对手,怎么去找竞争对手?根据你自己的资金实力来,找跟你同价格段并且主要成交词是相同的,且每天的搜索体量足够高的产品,要注意,如果你竞争对手的主要成交词是品牌词,而你不是做的这个品牌的,那你肯定做不过他,因为它的消费群体都是冲着他这个品牌去的,不是冲着产品去的。 找到竞品对手后我们还要去判断我能不能通过SD这种方式去超越,虽然SD这种方式相对于其他官方的推广方式来说,效率高成本低,但是它并不适合特别低客单价的产品,或者对手的付款人数在几万笔以上,再重申一次,做直通车的干不过做SD的,做SD的干不过做低价的,如果客单价只有三四十并且类目第一的付款人数有几万笔,毛利率又低于50%,那就不适合用SD这种方式去超越他,这种客单价的产品,你还不如送来的更加直接,你的成本会更加便宜,比如钢化膜啊、数据线啊、零食啊、水果之类的,这些类目应该先用淘客起量再去做搜索。同时,如果付款人数超过了2w比,中小卖家就不要去碰了,即便是做,也需要大量的资本去运转,最佳的操作空间是类目第一的销量是五六千以下这样的操作,客单价至少保持在80以上,其实越高的客单价越适合用SD的方式去推,毛利率大于50%,或者单笔的利润大于100,类目第一的月销售额/2就是你需要去准备的流动资金。而客单价太低的需要看类目第一的付款人数过不过2w笔,过了2w就别用SD的方式去操作。 然后就是竞品的流量来源,注意竞品的流量曲线,看有没有某一天特别高,如果有要么是淘客要么是活动要么是直播,如果有,那最好先用淘客起量之后在考虑SD的问题,如果纯靠SD去做这种产品是非常难操作上去的,量太大了,如果对手用了淘客,但是走的是ab单,比如说跑了1000单,那数量很少的这种可以考虑直接用SD的方式去超越,其次,流量来源第一和第二只有是搜索或者直通车的才适合用SD的方式去超越,如果直通车排第一,那搜索必须排第二,如果搜索排第一,那对手有没有直通车都是无所谓的。如果第一是淘客,第二第三才是搜索和直通车,那你就需要判断他淘客跑的量大不大,是否付款人数比较多的类目。 总结下;首先当选择好一个类目准备去操作时,第一步需要判断的是根据自己的资金实力来选择合适的竞争对手。假设你的流动资金为50w,除去场地、人工、产品外,你能用于推广的可能就只有20w,而在很多高客单的标品类目里,20w用来烧车子,可能也就能买来五六万个点击量,而这些产品的转化率可能只有0.5%不到,换算下来,也就是300比不到的成交。实际效果就相当于把石头丢到海里,直接沉下去,水花都没有,如果不信你可以去找身边做那些产品的问问看我说的对不对。不是说非要去SD,而是因为SD相对来说是最低成本且有效的方式,不过资金实力不大建议不要碰大类目标品。如果你的手里只有5w,淘宝账期15天一个周期。那么你最多去搞竞品月销售额为10w的类目,这还是销量比较低的做法,前三月销售额最低的那个都高于10w你就没办法去做,高效率的是14天拿下竞争对手一个月的销售额,那你的流动资金必须是竞品一个月销售额的实力,否则你肯定会输。 选择好类目和竞争产品后,去1688对比批发价判断产品的毛利率是否能达到60%以上,或者单笔利润在100以上,符合以上后,判断竞争对手的起量方式是否用了淘客或者直播,然后再去判断流量入口是不是直通车和搜索,以上都符合要求后,大致估算出竞争对手的真实单量,从而判断当我们拿到竞品位置之后每天的真实销售情况,这样才能判断拿到之后的利润情况和回本周期。你眼睛看到的竞品月销量很可能50%都是人为干预的,甚至60%。这个可以历史评价分析,情况1:竞品历史评价远超于销量,情况2,:评价数和销量差不多,情况3:评价数远低于销量。 选最近评价或者按时间排序,取消勾选有内容评价,拉取最近3个月的评价,统计出默认好评和没有评价内容的数字,两者之和占总评价数的比例50%即可,90%以上的消费者,尤其是高客单价产品根据不会去写评价,,默认评价比例越高,说明水分越低;500客单以内,默认评价比例要高于30%;500-1000的20%,1000以上的15%。如果评价和销量差不多,高客单产品、稽查比较严格的类目,比如家具和灯具一般都是评价和销量差不多或者略低于,这种稽查比较严格的类目最好是多链接操作。如果整个类目的前几名,大部分都是评价超过销量,就你选择的这个竞争对手评价和销量差不多,那么这个竞争对手很可能是最近刚操作起来的,还是利用默认评价占比,比如扒出来500条,把最早的和最晚的评价内容和时间都复制出来以15天时间段为周期判断默认评价占比的递增情况,比如第一个十五天,评价数100个,默认评价10个,占比10%,第二个周期默认评价数10个,占比20%,就这样记录每隔15天的评价占比,如果有呈递增趋势,说明真实成交数据还不错,最好多去分析几个产品,把类目前几名的都判断下,这样就更准确。情况3:竞争对手的评价数远低于真实销量,如果是正常热度的产品,且该类目下的产品长期存在,就得多看几个top链接的默认评价占比来判断产品的真实成交;如果是突然爆起来的热度款,那你无法通过评价判断,如果这个产品搜索热度可以,毛利率可以,那你直接四天做到第一,看下真实出单,大量出单就继续,不出单就放弃。这是从评价判断,另一种通过直通车流量解析判断,因为现在大部分人都会去进行操作,所以产品的转化率其实是虚高的,但是绝大部分人都不会去通过直通车SD。一是效果没有S搜索效果直接,二是大家也需要一个真实数据进行判断,所以直通车的关键词转化率趋于真实。我们用直通车的转化率x搜索的流量得出来的真实订单数,也基本约等于真实数据,通过竞品分析,找到竞争对手的主要成交关键词,把这几个最大的主要成交关键词的直通车转化率查出来,这个直通车移动端的转化率是大盘平均数据,如果你越靠前,你的转化率就会比这个高,越靠后,转化就会越低,这也是为什么找竞品都找前面的。转化率越高,盈利越多,亏损几率越低,你做50单和500单。被稽查的概率是一样的,你用越短的时间做到你要的排名,你被稽查的概率就越低,所以要么速度做完,要么干脆不做。 做什么词 前期不用想,直接全标半标或者长尾卡地区都可以。标题里带了核心关键词,哪怕一直去操作全标题都能给这个关键词增加坑产,只是标题里包含的词根太多,实际分配到核心关键词的坑产不会多,所以要去慢慢减少,然后根据系统的反馈来决定操作的词,前期操作全标半标长尾后,关键词入口打开,流量来源里出现核心词很正常,但是这个时候的排名极其靠后,市面上的卡首屏和关键词打标都是掩耳盗铃,没有任何暖用。虽然出现了核心词进店,但是核心词的坑产最低门槛都会很高,用这种方式直接去操作核心词,做到的坑产只是九牛一毛。比如:空调挂机1匹单冷—空调挂机1匹—空调挂机—空调,按这个思路来做词根,多找几个,同时操作2个词路就足够了,根据系统的反馈和关键词的排名来决定后期每天操作的词即可。 主图点击率 找类目同行总流量高且搜索流量低的链接,放竞品分析,看流量渠道是不是首页流量占比最高,首页猜你喜欢是全渠道里对点击率要求最高的,找到这种链接后,模仿复制他的主图,这样做出来的点击率一般都不错 S" }& X% p0 [+ Y0 w" }
9 e: [2 W2 F& J& b+ \" o/ E# k& p- F+ r( \2 @' y% T
, f0 N. t3 X' N7 f( n, c+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