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千面,大家都知道,不必细说了。淘宝这块目前所有的免费流量,包括搜索和首页流量,都是根据千人千面来细分流量。 也就是把买家的搜索,收藏,浏览,购买等行为进行标记,然后根据这些去给买家推荐宝贝。 2019标签年,精准流量愈发重要,当人、产品、店铺的标签都相近时,流量自然就到你那了。 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你最近搜索过什么宝贝,那么系统就会对你的行为进行标记,你再去手淘流量首页的时候,就会有相关的宝贝进行推荐。 宝贝标签的形成: 1、初始标签:这部分人群标签其实主要就是产品的基本信息,说白了也就是我们的详情属性,标题等等影响的 2、后期标签:这种标签就是我们上面讲的淘宝大数据影响的千人千面,这个主要的形成是来源于买家用户的浏览,收藏,加购,购买(这里购买的影响最大,其他略小)。 后期的标签就是我们宝贝真正的标签,会一直影响到我们的宝贝投放给是否精准的人群看。 为了方便理解,我把淘宝经常碰到的人群问题分为两块。 一、人群标签 人群标签我再分为这几种,买家标签,产品标签,店铺标签,行业标签。
1.买家标签。 每一个买家都是独一无二的,一般来说,大概由这几部分构成。
账号标签:通过你的淘宝账号注册信息可以得到你的性别,年龄,地域等 购物意图/喜好:淘宝会分析你购物记录,可以得到你的消费层级,偏好,喜欢什么类目笔单价,什么款式产品。 浏览行为:这个是淘宝实时推送,比如我看了家电,他就会给我推送家电产品, 总之,通过这些维度,构成了一个买家基本的标签,而人群就是有同种标签的买家的集合!
我们可以操作的,能触发首页流量的方法逻辑,凡是带有标签的活动、操作,都可能。直通车定向,钻展,淘金币等等。 简单解读一下,当大量带有精准人群标签的访客访问店铺或者产品,就有可能触发首页流量。 2.店铺标签。 主要是性别,年龄,地域,消费层级,店铺标签怎么来? 当店铺有一定访客和销量积累之后,淘宝就会根据买家标签给你店铺打上各种标签。
大部分店铺,除了个别标品,或者低客单价产品店铺。都是需要精准流量的,不要看展现那么多,但是点击率很低,转化率更差。精准流量的价值会越来越重要。 如果你主推款的客单价是100元,但是进来的访客主要是消费偏好0-30元的,那你店铺人群肯定是不精准的。 看下面两家店铺比较一下就知道了
很明显,这是两家人群完全不一样的店铺,一个是男性、消费层级48-80元、26-30岁;另一个是女性、消费层级85-160元、年龄31-35岁。所以这两家店铺要的是完全不同的流量,这家的流量在另外一家就是垃圾。那么你现在是否对你的店铺所需要的人群很了解? 店铺人群标签不准,很容易影响转化,看过一家店铺,流量点击都不错,就是没什么转化,我看了一下进店人群,类目笔单价都是0-49元,这种产品他们就习惯买二三十的,进来一看,你是八九十元的东西,基本不会买的。所以这种流量没用,还拉低转化率。 3.产品标签 一个道理。也是和买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的。 这里分享一个比较常用的蹭人群标签的玩法,如果你是新品,找同行标签很精准的店铺,找买手进店深度浏览,若担心买手不按照你说的做,就用标签工具,填好竞品标题里的关键词,买手旺旺,以及竞品id,打标成功就相当于机器代替买手做完了深度浏览,账号上就会带有此类宝贝标签,再到你店铺购买,慢慢的你产品就会打上很精准的标签。
图中是单宝贝打标,也可以用批量打标,一次性打多个竞品,效果更强
当带有买家标签的访客在搜索相关产品的时候,系统会优先推送展示符合买家购买需求的,带有相应产品标签的产品。 4.行业标签。 行业标签就是放在整个市场下来看,可能和你店铺标签有所出入,如果新店你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人群的话,是你可以参考的一个标准。 那么为什么很多店铺、产品标签不准? 原因有很多:店铺产品太多太杂,bd,淘宝客,高客单价产品参加低价促销活动等等。 打乱标签很容易,拉精准就不容易了。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调整人群:首先要定位好自己的客户人群,参加适合的活动。 通过直通车拉人群也是一个常用方法。 用直通车选出正确精准的人群标签,溢价。当店铺大多数访客都是精准人群之后,店铺标签自然而然就调整了过来! 二、直通车人群 直通车的精选人群绝对是一个打标的利器,即使人群标签已经乱掉的情况下用直通车的精选人群也是可以拉回,(人群是基于关键词来的,关键词是否精准也是会影响到标签)。人群我们可以分为两大类, 1系统人群2自定义人群 先来说系统人群,比如淘宝首页潜力人群,店铺定制人群,淘宝优质人群,部分类目更新后还有一个叫行业定向人群 (里面又细分为行业高潜人群和淘宝首页种草人群),这部分人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下图的字面意思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当你宝贝没有乱标签的时候,在这类相关的人群溢价帮助肯定是非常大的。
再有就是我们的自定义人群,自定义人群主要就是年龄、性别、单笔消费、月均。气候等(部分类目还有风格。母婴儿童相关类目,还有孩子性别年龄)。这部分类目是属于细分化的类目,需要我们自己去调整设置,正常来说一般类目也就能到二级人群覆盖人数就会非常少了。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选择?怎么调整? 1.经验 *系统人群的获取能力要比自定义强,所以要测自定义人群先不要开系统人群,或者溢价调低。 *自定义人群包,通常是3个部分,性别,年龄,月均消费额度。通常我们是两两组合,即二级人群标签。既保证精准,也有一定覆盖人数。 *如果没有流量积累,购物意图定向前期可能没有人群包。 人群溢价。产品吃不吃人群,就看人群展现占总展现的比列,超过90%,说明产品吃人群,就要高溢价。如果占比不大,从低溢价开始即可。 2. 测试 具体哪个人群包表现好,哪个不好,根据不同类目——测试! 不测试你永远不知道适合你店铺更精细的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