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可以设置广告或签名,请到【首页】用户名旁边-【设置】-【个人资料】-【个人信息】-【个人签名】设置
|
我把这套逻辑归结为:人,词,图,货,价,就是在用户视角是,什么人搜什么词看什么图比什么货买什么价;那么站在商家视角就是,卖什么东西给什么人在什么场景用解决什么问题,其实这两句话剖开去看,就是运营电商的灵魂,我们一一来看。
我们从货开始,货就是产品,叫做“款”;我们做运营第一个逻辑点,就是品类罗盘系统,这个品类罗盘系统从表面上就是产品分类,定价,看盈亏平衡值,了解产品特征,解决用户需求的支点,但是这不是这个系统的核心,系统的真正核心是“选品和定向”;所谓选品就是在店铺中优先集中流量去击穿的单品是哪一款,为什么是这一款,这一款的获客能力以及获客成本是什么层级(需要测),其次我们通过数据反馈和竞品反馈,来确定这一单品的未来走向和渠道侧重,虽然现在都是全域打法,但一定还是有先后和侧重的。
款是产品,但消费者从来不需要产品,他需要的是解决,如果你是标品,而又无突出点,那么剩下的只有硬钢,所以我们首先要通过三个方面去改变款,第一产品创新,第二包装创新,第三概念创新;如果你可以操控供应链和生产,那么我们就要从产品维度上进行标品到半标甚至到非标上衍生,这一点对于很多北方电商来说比较难,因为创新的成本都比较高,比如鸡蛋,你怎么创新?;所以我们一般都是从包装上创新,很多人都明白也知道不就是换个包装吗,其实不然,真正的包装创新是“改变产品的体验方式”,比如提到的鸡蛋,我们在鸡蛋上印上二维码,可以扫码查看是哪只母鸡下的,以及这支母鸡的出生年月日,婚否,年龄以及兴趣爱好等等,让鸡不同凡响,还可以免费领养这只鸡,这样用户还会进一步沉淀,其次在鸡蛋的包装上,采用四方的盒子,每个鸡蛋底部有个槽,很精致,包装外观也很精致,对于送礼来讲,大大颠覆了原有鸡蛋包装的样式,这就是改变体验方式,比如小米(吃的米),原先是手去弄,现在一个包装改变下小米的方式,比如红糖块,原先是罐或者袋装,现在呢,用条或者块改变了喝红糖的体验方式,改变体验方式才是包装创新的核心,比如我们做的膏药贴,改变膏药贴的竖状结构,改成抽屉,并设置卡槽,在卡槽里放置精致的精油还有刮痧的小板,在把这一套东西说出用法,消费者都是新奇特的,还有很多,都可以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深究,不是单纯换包装的材质和类型,还是改变这个产品的生活方式和使用体验。
最后一个是概念创新,当产品和包装无法实施而这个产品又必须去搞的时候,那么只能从概念上去创新,所谓概念就是基于竞品参考,把他们说到但又不突出的点,而又是消费者关注的点,拿到手无限度的放大,这就是概念创新,比如血压计很多人都在突出准确和智能,但我们可以把语音播报作为重点,比如硅藻泥很多人突出防水的功能性问题,我们可以把施工这一块突出强调,只要是用户关注的点,而竞品又不强调的点,我们把他细分强调,这个就是概念创新。款是产品,分为标品和非标,每个人都知道,可是我们不知道的是,我们都在找卖点,所谓卖点是站在商家角度上去卖的理由,而非站在用户上去考虑买的理由,所以我们在做电商产品的时候,不要只是仅限于找卖点,而是多侧重于去挖掘买点,所谓买点就是消费者购买的理由,无非就是两个点,想要的和害怕的,因为不管是谁,他的需求都是要么贪得无厌要么恐惧担心,所以你是卖什么的,消费者用来解决什么问题,进行一一列出,把用户考虑的问题放大出来,并找到对应的产品特征去解决掉,这就是痛点,给大家一个公式叫:“问题空间=理想状态/现实状态=相对平衡”;先打破用户现实状态,让他对原有产品产生颠覆性认知其次不满足当下产品,然后提高他的理想状态(哦,这个东西原来还可以这样),一旦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发生偏离,那么自然产生问题,有了问题才有动机,动机才会产生需求,对应触发消费欲望。
总结:定义好产品的品类(标,半,非标)和产品创新支点,挖掘用户买点对标产品卖点,计算和定义前端价格和sku转化价格。接下来就是图,我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做五行电商,款和图是相生相克的,如果图和款相克那么,款再怎么深挖也无法改变图的不点击;因此我们在说一下图,图的干货是很多的,我们在这个篇文章中,简单说一下,图分为主图(也叫作首图,就是第一张1:1方型图,其目的用于点击,这个地方建议大家不要写文字,只对标场景和氛围,文本采用鹿班打标的方式去写,目前鹿班打标都是很智能化的),轮播图(主图后面的三张图,其目的用于静默转化,把产品设计中最能引起转化的要素设计到这里来,如果不会的可以参考FAB法则),描述图(就说三个点,第一个点竖屏结构1215px(包括大屏大字,细节聚焦,强化细节,上下留白,字距放开)第二个点 标题采用大白话文,副标题用于解释大白话文,比如强力去污是副标题,而一擦就干净就是主标题,第三个点文本一定对标图,什么文本对应什么场景,这样的记忆点会更加深刻),痛点一定要前置,不要写满,不要说多,意犹未尽才是刚刚好,多了不说
接下来是人,什么人搜什么词看什么图,关于人,就是你的主销售人群,不仅仅只是他的属性特征,还有更深层次的用户感知和用户喜好这些意图特征,建议大家多去达摩盘进行交集换算,得出自己的用户人群。比如你会发现购买减肥的人多数喜欢瑜伽,那么你在制作视觉以及痛点的时候多采用这个点,那么更容易引起共鸣
在接下来是词,词是需求,而启动词的是动机,我们发布的是标题,用户搜的是词组,但是统计分值的是词根,所以在关键词这层面上,多去审定自己的词根,以及词根的扩容性和延展性,不要总是在词组里面晃悠,找到词根,才能找准自己的赛道,怎么去写一个标题真的无所谓,但是怎么去分拆一个标题却很关键,没有词根的词组,就是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这些都可以通过BI系统来解决,这些系统其实就是一个Excel,用这些结构化的东西整理出来,路就很清晰,比如:
第一个系统:品类罗盘(产品的创新,SKU设计,盈亏平衡值,产品特征)即“款”
第二个系统:用户画像(梳理出自己的用户标签和意图标签)即“人”
第三个系统:供需系统(搭建一个可以拆分的标题,对应词根权值的流量)即“词”
第四个系统:视觉系统(策划视觉系统就是先把要输出的信息做好结构,然后去向怎么呈现,怎么去拍,怎么去设计,会更加联想和共鸣)即“图”
第五个系统:痛点挖掘(知道用户想要什么害怕什么担心什么以及关心什么)即“痛点”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